\] 性传播疾病

中医如何辩证尖锐湿疣

概述

  • 中医学认为,尖锐湿疣的治疗要点在于“湿”“毒”“瘀”,湿邪为阴邪,其性黏滞,缠绵难去,容易耗伤正气,正虚邪恋而容易复发,故难以根治。

01|湿热下注型

【证候】肛周皮损潮湿红润,或包皮过长,或白带过多或其他皮肤病,常伴口苦、口黏、口渴不喜饮水,大便黏滞不畅,小便黄,舌红,苔黄腻,脉弦数。

【治法】清利湿热,解毒消疣。

【方药】苍术、黄柏、生薏苡仁、土茯苓、牡丹皮、通草、泽泻、马齿苋。

02|外染毒邪型

【证候】常见疣体增大迅速,或合并梅毒、淋病,有明确的不洁性交史,自觉症状常较轻或无,舌脉亦可正常。

【治法】清热解毒,燥湿散结。

【方药】马齿苋、败酱草、紫草、大青叶、木贼草。

03|气血瘀滞型

【证候】皮损暗红或暗褐色,增长缓慢,经久不消,或有疼痛,舌暗淡,苔薄白,脉细涩。

【治法】理气活血,化瘀散结。

【方药】桃仁、红花、川芎、当归、白芍、丹参、蜂房、柴胡、夏枯草。

尖锐湿疣病因

性交不洁,感染淫毒本病属中医学“下疳”范畴,由性交不洁、滥交,感染淫毒,凝集局部肌肤而赘生所致。

湿热内蕴,外染邪毒由于素喜肥甘厚味,湿热内生,下注皮肤黏膜,使外阴局部潮湿,蕴久成毒,发为尖锐湿疣。

纵欲房劳,正虚感邪由于正气虚弱,不能鼓邪外出,邪气搏结于皮肤,发为疣赘。《灵枢·经脉》谓“虚则生疣”,正虚邪恋,故缠绵难愈,反复发作。《诸病源候论·燥疮候》强调:“肤腠虚,风湿搏于血气,则生涡疮。”《医部全录·外科瘿瘤疣痣门》认为:“盖肝热水涸,肾气不荣,故精亡而筋挛也。”

尖锐湿疣中药方

外用熏洗

取马齿苋、枯矾、朴硝、煎水熏洗,每日1~2次,每次20分钟。熏洗后以青黛散合六一散混合撒疣体上,保持干燥清洁。

鸦胆子油外涂

鸦胆子是一种常用的中草药,捣烂即可得鸦胆子油,它具有清热解毒,点灼疣体的功能。若疣体小者点涂患处,或用鸦胆子仁一份,花生油三份,浸泡半月后,涂于患处。

水晶膏外涂

水晶膏是中医的传统外用药,它是以生石灰和糯米调成的膏药,具有点灼疣体的作用。可取水晶膏直接涂于患处,每日1次,连用3~5天。

木贼草膏

木贼草,水煎后滤出液再加热浓缩成糊状,将纱布条在药液中浸泡2天后取出敷于患处,每日3次。

专家问诊微信:zfzyy4437 ←复制 免费咨询 返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