\] 外阴瘙痒症

跟我学中医 | 中医如何治阴痒

导读

  • 外阴瘙痒是一种女性常见的妇科疾病,瘙痒难耐,简直就是女性的难言之隐,痛苦又难受,有苦不敢言,让女性朋友们尴尬不已,给生活和工作带来诸多不便。
  • 想要知道外阴瘙痒治疗妙招,我们首先就要了解导致外阴瘙痒的原因,这样才能够对症下药,令身体快速恢复健康。其次,中医是如何治疗外阴瘙痒的呢?
  • 妇女外阴及阴道瘙痒,甚则痒痛难忍,坐卧不宁,或伴带下增多者,称为“阴痒”,亦称“阴门瘙痒”、“阴空格”。本病相当于西医学外阴瘙痒症、外阴炎、阴道炎及外阴营养不良。

病因病机

主要机理有虚、实两个方面。因肝肾阴虚,精血亏损,外阴失养而致阴痒,属虚证;因肝经湿热下注,带下浸渍阴部,或湿热生虫,虫蚀阴中以致阴痒,为实证。常见分型有肝肾阴虚、肝经湿热、湿虫滋生三型。

一、肝肾阴虚

素体阴虚,大病久病,或产多乳众,耗伤精血,以致肝肾阴虚。肝脉过阴器,肾司二阴,肝肾阴虚,精血不足,阴户失养,且血燥生风,风动则痒。

二、肝经湿热

郁怒伤肝,肝郁化热,肝气犯脾,脾虚湿盛,以致湿热互结,损伤任带,带下量多,浸渍阴部,而发痒痛。

三、湿虫滋生

素体脾虚湿盛,积久化热,流注下焦,损伤任带,湿热蕴积生虫,或外阴不洁,或久居阴湿之地,湿虫滋生,虫蚀阴中,都可导致阴痒。

辨证论治

应根据阴部瘙痒的情况,带下的量、色、质、气味以及全身症状进行辨证。阴部干涩、灼热,或皮肤变白、增厚或萎缩,甚则皲裂,夜间痒甚者为肝肾阴虚;阴痒伴带下量多,色黄如脓,稠粘臭秽,多为肝经湿热;阴部瘙痒,如虫行状,甚则奇痒难忍,灼热疼痛,伴有带下量多,色黄如泡沫状,或如豆渣状,臭秽,多为湿虫滋生。治疗着重调理肝、肾、脾的功能,同时要注意“治外必本诸内”的原则,采用内服与外治、整体与局部相结合进行施治。

专家问诊微信:zfzyy4437 ←复制 免费咨询 返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