\] 盆腔炎

盆腔炎

导读

  • 盆腔炎是盆腔内生殖器官,及盆腔周围结缔组织,以及盆腔腹膜等炎症性病变的总称。而其中的慢性盆腔炎是妇科的常见病、多发病。
  • 本病的临床表现主要是长期反复发作的下腹部或腰骶部疼痛、白带增多、月经失调和痛经等,相当一部分患者因本病导致输卵管堵塞而不孕。

性盆腔炎的西医病理概念及其中医诊治存在的主要问题

在西医学的概念上,所谓的慢性盆腔炎的“炎性”病理改变会呈现组织充血、水肿,纤维组织增生、增厚和粘连等,此时患病部位多无病原体的繁殖和活动,故对抗生素治疗不敏感。

由于慢性盆腔炎病程日久,迁延难愈,且常反复发作,可导致患者神经衰弱,精神抑郁,影响其工作和日常生活。

西医采用理疗的方法治疗慢性盆腔炎只能暂时缓解症,往往在劳累、经期、性生活或生气后又复发,故目前西医尚无理想疗法。

许老认为中医药治疗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,比较突出的有两点。

其一,在治法上,目前以清热解毒中药为大法治疗慢性盆腔炎,并不是非常符合中医诊治该病的精神;

因此,深入研究和探讨中医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病因病机,对于切实提高疗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,而对于慢性盆腔炎之“炎”字的中医探讨,对中医临床诊治该病形成良好的思维模式有非常积极的意义。

慢性盆腔炎不是“炎”瘀血阻滞冲任为其主要病机

急、慢性炎症治法不同。

凡急性炎症,大家的习惯思维多用清热解毒药,如典型代表方剂五味消毒饮,以金银花、蒲公英、紫花地丁等药物清热解毒为主治疗。

但是对于慢性炎症,也存在着许多中医大夫一听有“炎”字,则习惯性地在处方中加入清热解毒药物,以为“炎”即是中医的“毒”。

殊不知,实际上患慢性炎症的病人多数存在阳气不足,无力伐邪,也就是说存在人体修补恢复功能不足的客观情况。此时,若一味清热解毒,则邪不去而真元愈伤,反而助邪,导致药到病不除的情况。

在此问题上,许老有独到的认识,即慢性盆腔炎在辨病的基础上,仔细辨证最为要务,而不是一味的清热解毒才能治疗炎症。

只有这样对症下药,慢性炎症才能迎刃而解,取得显著疗效。

辨证论治是治疗的根本

既然慢性盆腔炎以瘀血阻滞冲任为根本病机,那么“血实者宜决之”。故化瘀祛滞,消除冲任胞脉气血运行的阻碍,应是治疗本病始终遵循的基本法则。

但许老认为,血属阴,赖气推动,故温药有助于推动血行,消散瘀血。

也有相当多的中药药理研究显示:以温经活血化瘀药组方的中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优于对照组。

因此,在确立了温经活血化瘀为本证治疗的“主要法则”后,许老认为应遵循中医辨证施治的理论,依据患者病程之长短久暂、体质之虚实强弱、所感病邪之寒热盛衰,相应地在温化瘀血的基础上,运用理气、祛湿、益气、养血或佐以清热等法,使遭致破坏的生理功能得以恢复,最终恢复“阴平阳秘”的生理状态。

因此,慢性盆腔炎既不是单纯的“解毒”,也不是简单的“活血化瘀”的问题。

在治疗过程中,坚决主张慢性炎症慎用凉药以防伤及肠胃,但如患者伴有低热,腹痛较为严重,妇科检查压痛明显,适当增加1~2味清热解毒药物于处方中,服用时间应掌握中病即止的原则,而不宜长期服用。

专家问诊微信:zfzyy4437 ←复制 免费咨询 返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