\] 更年期综合症

女性更年期的若干“毛病”,中医有哪些治疗方法?

导读

  • 中医虽然没有“更年期”这个术语,但早在《黄帝内经》里就有十分清晰的描述与记载:“七七,任脉虚,太冲脉衰少,天癸竭,地道不通,故形坏而无子也。”从中医观点来看,女性更年期综合征是肾气不足,天癸衰少,以至阴阳平衡失调所造成的。
  • 女性在停经前后,肾气渐衰,脏腑功能逐渐衰退,使人体阴阳失去平衡,故而出现各种症状,所以肾虚是致病的根本。更年期女性出现面红潮热、身热汗出、眩晕头胀等症状,中医认为是阴虚火旺甚至阴虚阳亢所致。

食疗方

女性在更年期如果没有明显不适,可根据自身情况,选用药食同源的中药进行食疗。

1.麦枣糯米粥:小麦30g、大枣10枚、糯米100g;共煮粥,加少量冰糖或蜂蜜。适用于心气不足、神经衰弱、失眠健忘、心神不安等人群。

2.枣仁合欢粥:酸枣仁30g、合欢皮30g、红枣10枚、粳米50g;将枣仁、合欢皮水煎取汁与粳米、红枣共煮成粥。适用于易怒忧郁、虚烦失眠等人群。

3.白术叶茶:白术叶3~5g;揉碎为粗末,放入杯中,开水冲泡代茶饮。适用于易出汗等人群。

4.黄花茶:黄花菜100g、合欢15g,醋香附、郁金、菖蒲、茯神、生地黄各12g,百合30g,大枣6枚;用开水冲泡,代茶饮用。适用于情绪低落、易疲劳、记忆力减退等人群。

中成药

如果女性在更年期出现一系列不适症状,如头面烘热、多汗、怕冷、烦躁、头晕头痛、失眠、肢麻、体痛、心神不宁、血压增高、心慌、月经失调、出血过多、贫血等,称为更年期综合征。这些症状虽然严重程度不一,但困扰着多数停经前后的女性,可根据实际表现出来的不适症状选用相应的中成药。

■临床症状1:腰膝酸软,怕冷、手脚冰凉,白带清稀或性欲减退,小便次数增加或出现遗尿,小腹部发胀怕冷,下肢浮肿,体质偏寒。中成药:右归丸、金匮肾气丸、附子理中丸。

■临床症状2:心烦、手足心发热、头晕、耳鸣、失眠多梦、腰膝酸软或伴有口干舌燥、舌质红、少苔。中成药:左归丸、六味地黄丸、坤宝丸、更年安、知柏地黄丸、天王补心丹。

■临床症状3:易烦躁、激动、发怒,伴有头晕耳鸣、腰痛、足心热、汗多,经常汗流浃背,舌红或暗。中成药:加味逍遥丸、丹栀逍遥散、坤宝丸、柴胡疏肝丸、杞菊地黄丸、脑乐静口服液、更年安片、坤泰胶囊。

■临床症状4:倦怠乏力、头晕头痛、记忆力减退、面色萎黄、食欲低下、白带量多、舌淡,苔薄滑。中成药:人参归脾丸、归脾丸、人参养荣丸、定坤丹、参茸卫生丸、八珍汤。

中药芳香疗法

中药芳香疗法对女性更年期出现的情绪不稳、失眠多梦、抵抗力下降、全身不适等均有较好的作用。其主要包括焚香、佩香、沐香和服香等形式,下面介绍前两者。

1. 焚(薰)香法:指燃烧香料药物,借烟熏来防病治病的方法;可以作用于身体各部位,也可用于衣物、被褥等。

檀香:点燃后能舒缓压力、治疗失眠等。

艾灸:通过热量传导,中药的有效成分作用于特定部位或穴位,发挥祛病强身的作用。在治疗失眠、疼痛、经络气血瘀滞等方面作用显著。

2. 佩香法:是将芳香类中药粉末装在特制的囊状布袋或绸袋中,用线直接串系,佩戴在颈项、胸前、腰际、手臂等处,或装入贴身衣袋内以防治某些疾病的一种方法,也可以放置于床头或枕边。以下配方供您参考。

总之,对于更年期导致的心烦气躁、夜间盗汗、手足心热、睡眠欠佳的女性朋友们来讲,选用中药来调理是一种有效的自我调理方式,而且还可根据个人情况,选择中药外敷、中药药浴等多种方式来缓解不适、增强信心,以平稳度过更年期。

专家问诊微信:zfzyy4437 ←复制 免费咨询 返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