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年临证心得:脂肪瘤、纤维瘤验方

导读

  • 化痰消核丸(艾儒棣方):生黄芪40g,鸡血藤24g,白芥子15g,茯苓15g,半夏12g,陈皮10g,台乌药15g,香附子10g,山慈菇10g,淡海藻15g,淡昆布15g,甘草3g。
  • 用法:炼蜜为丸,每丸重10g,每服1丸,1日3次。亦可水煎服。
  • 主治:肉瘤(脂肪瘤)、筋瘤(纤维瘤)、痰核等病。
  • 脾主运化水谷,亦主肌肉;腠理三焦是津气运行通道。此方所治肉瘤、筋瘤,是因脾运不健,脂凝液积,阻于腠理三焦局部而成。

    脂凝于肌,腠理不通,形成包块,即成肉瘤;阻于膜原,组织增生,即成筋瘤。津凝成痰,阻于肌腠局部,即成痰核。

    此证脾运不健是本,脂凝液积,形成肿瘤是标。

    扶正健脾治其本虚,化痰散结治其标实,本应一视同仁,但因肿瘤已成,痼结难消,若不积极散结,实难获效,着重消肿溃坚,才是明智之举。

    此方由二陈汤加味而成。方中半夏燥湿运脾,陈皮芳香醒脾,茯苓甘淡实脾,黄芪、甘草益气健脾,五药澄本清源,亦即扶正健脾之法也。

    半夏为祛痰要药,有善祛皮里膜外之痰的白芥子相引,可消膜腠之痰;有淡渗水湿的茯苓相助,可令痰湿下出。

    伍鸡血藤活血通络,有气血津液齐通之功。

    配陈皮、香附、台乌药疏理气机,有气行则津行之意。

    伍鸡血藤活血通络,有气血津液齐通之功。

    上药虽有调中行气、活血、化湿作用,终非拔病之药,故又配伍消肿散结的山慈菇,软坚散结的昆布、海藻,披坚执锐,直捣黄龙,可收消肿溃坚功效。

    海藻与甘草同用,取其相反相激,而增溃坚散结之功。

    但须注意二药用量,海藻一般用15g,甘草一般用3g,体壮者可用6g。如果甘草之量再大,即有毒副作用。慎之。

    肉瘤、筋瘤均较顽固,非短期可愈。上方一可阻止其发展,二可逐渐消散其肿形,是余学生艾儒棣从事外科临证多年心得,如遇此证,不妨一试。

专家问诊微信:zfzyy4437 ←复制 免费咨询 返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