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出甲状腺结节不要慌,中医辨证有方法

导读

  • 近年来,随着人们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、压力的增加和甲状腺彩超检查的普及,甲状腺结节的检出率越来越高。中华医学会调查数据显示,我国成人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超过20%,也就是说,在5个人当中就至少有1个人患有甲状腺结节。甲状腺结节已经成为很常见的健康问题,但由于很多人对其缺乏正确的认识,常常会“谈结色变”。
  • 甲状腺结节往往不是一个单独的疾病,而是多种甲状腺疾病的体征之一,常见于单纯性结节性甲状腺肿、甲状腺囊肿、甲状腺腺瘤、亚急性甲状腺炎、慢性淋巴性甲状腺炎和甲状腺癌等。
  • 甲状腺结节发病率虽高,但绝大多数属于良性或无恶变趋势,不需要手术治疗,加上西医没有针对性治疗的药物,只能定期复查、随访。而中医对于甲状腺结节的研究较早,在数千年的传承中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,能有效抑制结节生长速度,控制术后复发,为广大不满足手术指征的患者提供了一种新选择。
  • 甲状腺结节

    中医治疗甲状腺结节主要采用早期调气、中期化痰、后期活血的方法,或两法并举,或三法并用。肝气郁滞者以逍遥散为基本方,胆气郁滞者以小柴胡汤为基本方,气机不调者以四逆散为基本方,兼热者佐以清热,兼寒者佐以温阳,常用药物为柴胡、香附、橘叶、郁金、紫苏叶、胨皮、枳壳、枳实等。

    依痰浊凝结的轻重、甲状腺结节的大小、病性(轻重、软硬、寒热)等,选用不同作用强度的化痰散结药物。轻者可选半夏、白芥子、猫爪草、浙贝母等,重者选制南星、白僵蚕、山慈菇、莪术、穿山甲等;兼热者选土贝母、重楼、浙贝母、山慈菇、玄参、连翘、夏枯草等,兼寒者选用白芥子、生半夏等;结节偏软者选用二陈汤加贝母等,结节较硬者常采用生牡蛎、山慈菇、莪术、皂角刺、蜈蚣、全蝎、炒僵蚕等。治疗不忘活血消瘿,根据瘀血的轻重,兼夹疾病等,审证使用,慎用含碘中药。

    中医治疗甲状腺结节

    甲状腺结节属中医学“气瘿”范畴,病因、病机相对复杂,情志致病为其发病主要原因。中医认为,情志抑郁、肝失疏泄或忧思郁怒,肝脏侮土,脾失健运,痰湿内生,气滞血瘀、痰湿结于颈部,发为气瘿。

    《古今医统大全》云:“气瘿为忧愁脾甚,喜乐渐消,随气消长……”《诸病源候论·瘿候》云:“瘿者,由忧恚气结所生。”因此,古代治疗瘿病便有了“顺气为先”之训,也就是病以气滞为先,气机不畅,惟肝为之,故历代医家在治疗瘿病时多以疏肝理气为先,确立疏肝理气为主,清热化痰、活血散结为辅的治疗原则。

    中医将甲状腺分为以下三类:

    依据既往病史,超声检查,经甲状腺核素扫描,实验室检查等综合判断后即可确诊。

    中医治甲状腺结节

    1.肝气郁结型

    症状:甲状腺肿大,弥漫对称,一侧或双侧有圆形或卵圆形结节,结节不红肿、不痛,随吞咽动作上下移动,情绪控制不佳,可有胸闷烦躁不适,结节过大可有呼吸不畅或吞咽不利,舌淡红,苔白,脉弦滑。

    2.气滞血瘀型

    症状:甲状腺肿块坚硬,表面凹凸不平,推之不移,痛有定处,颈部可有压迫感,舌暗紫,有瘀点,脉涩或沉细。女性患者或有乳房胀痛,月经不调。

    治则:行气活血,化瘀散结。

    3.痰湿交阻型

    症状:甲状腺肿块按之坚实或有囊性感,患处不红不热,咽喉如有梅核堵塞,吐之不出,咽之不下,胸闷,或咳或呕。女性患者常见月经不调,舌淡苔白滑或白润,脉滑。

    治则:化痰祛湿,行气散结。

    除了以上证型外,还有肝阳上亢、气阴两虚、脾肾阳虚、湿热证、阴虚证等,每个人体质不同,病因病机均有不同,应经面诊后行个体化治疗。

专家问诊微信:zfzyy4437 ←复制 免费咨询 返回